中新網昆明10月5日電 (縱丹 何承忠)記者5日從西南林業大學獲悉,在云南省省級林業科技推廣項目資助下,西南林業大學研究團隊在日本野漆樹微繁育苗技術領域,取得突破性進展。
據介紹,研究團隊進一步優化了日本野漆樹腋芽生根技術,先后創建“接根促生根”“根皮浸提液促生根”“看護培養促生根”等誘導生根技術,使其生根時間從45天縮短至12天,生根率達到95%以上,極大提高了成苗速率,為該樹種無性系原料林建設提供了育苗技術保障。
漆樹因產生漆而得名。生漆是來自綠色植物,在生物酶催化作用下常溫能固化成膜的生物高分子涂料,綠色環保。此外,漆籽可榨取漆油和提取漆蠟,其中漆蠟在工業生產中用途廣泛。因此,漆樹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,發展漆樹產業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。
日本野漆樹是日本育種學者經過上百年定向選育,以生產漆蠟為育種目標的漆樹優良種質。該種質的籽實產量高,籽粒大,漆蠟含量高且品質優良,中國自上世紀60年代引種栽培。
由于受漆酚含量高等次生代謝物的影響,中國引種栽培區至今未能解決日本野漆樹的無性繁殖育苗技術,而該樹種存在嚴重的雌蕊敗育現象,實生苗營造的原料林有高達70%以上植株“花”而不實,經濟效益嚴重受限。
針對生產實踐中急需的無性繁殖育苗技術需求,西南林業大學教授何承忠率領研究團隊,經過近8年的持續攻關,攻克了日本野漆樹外植體褐化、內生菌污染、腋芽誘導、壯苗及誘導生根等技術環節,成功建立了日本野漆樹微繁育苗技術體系,先后申報并獲得4件授權國家發明專利。